7S管理到底是什么呢?中国铸造协会顾问、河南省铸锻工业协会名誉会长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郑州大学教授王上均老师讲道:
7S——即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、安全、节约,起源于日本,是指在生产现场对人员、机器、材料、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,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,7S对于塑造企业形象、降低成本、准时交货、安全生产、高度的标准化、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、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,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。
整理:就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,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。
目的:
(1)腾出空间,以便更充分地利用空间。
(2)防止误送(送错地方),误用(无用的或不良的)。
(3)减少库存量。
(4)创造清爽的工作环境。
主要活动:
(1)明确原则,大胆果断清除(或废弃)无用品。
(2)研究无用品的产生原因,对其进行改进。
实施要点:
(1)废弃的决心。
(2)行动要快速果断。
整顿:合理安排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方法,并进行必要的标识,能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。
目的:
(1)工作场所一目了然。
(2)减少或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。
(3)创造整齐、整洁的环境。
(4)消除积压物品(如设备的备用品等)。
主要活动:
(1)合理地决定物品的保管方法和布局。
(2)彻底实施定点、定位存放管理。
(3)将物品、场所的有关内容(名称、数量、状态等)进行标识。
实施要点:
(1)三定原则:定物、定位、定量。
(2)标识:在现场进行适当的标识。
清扫:将岗位保持在无垃圾、无灰尘、干净整洁的状态。
目 的:
(1)使质量保持稳定。
(2)维持仪器及设备的精度。
(3)维持机器设备的稳定性,减少故障发生。
(4)创造清洁的工作场所。
主要活动:
(1)对区域、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扫(责任到人、无清扫盲区)。
(2)实施无垃圾、无污垢化。
(3)强化对发生源的处置和对策。
实施要点:
(1)彻底贯彻清扫(点检)的原则。
清洁:将整理、整顿、清扫进行到底,并且制度化、管理公开化、透明化。
目的:
(1)保持场所、设备等的清洁,使异常现象显在化,并做到异常时的对策办法可视化。
(2)创造舒适的工作条件。
主要活动
(1)彻底地、持续地实施整理、整顿、清扫工作,并做到责任到部门到个人、保证无清扫盲区。
(2)将异常状态及其对策进行标识。
实施要点
(1)活动标准化。
素养:对于规定了的事,大家都要认真地遵守执行。
目的
(1)营造团队精神。
(2)让员工遵守规章制度
(3)培养良好素质习惯的人才
主要活动
(1)强化对员工的教育。
(2)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。
(3)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。
(4)对员工的努力给予恰当的评价。
实施要点
(1)制作培训教材,加强对员工的教育。
安全:就是消除工作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,杜绝一切不安全现象。
目的
(1)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
(2)保证生产的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
(3)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
主要活动
(1)要求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,严禁违章作业。
(2)时刻注意安全 , 时刻注重安全。
实施要点
(1)清除隐患,排除险情,预防事故的发生。
节约:就是养成节省成本的意识,主动落实到人及物。
目的
(1)提高经济效益
(2)降低管理成本
主要活动
(1)对时间、空间、能源等方面合理利用
(2)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
(3)切勿随意丢弃,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之使用价值
实施要点
(1)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能
(2)物尽其用